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全党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一)
“立场”,是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时所处地位和由此而持的态度。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作为理论,是无产阶级立场在这种斗争中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理论概括。”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针对不同时代课题,形成了不同理论主张,但在立场问题上一以贯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秉持这一立场,强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坚持人民至上”。
坚持人民立场,体现在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内在统一起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这一主要矛盾决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推动新时代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目标为引领,通过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民生保障和改善等具体工作来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应客观实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以数量为主、规模扩张和要素驱动为特征的发展方式,向以质量为主、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为特征的高质量发展方式转变。同时,鉴于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实际情况,特别强调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坚持人民立场,体现在将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理论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人民评价的标准有机结合起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始终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在实践中,通过以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为保障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的工作,以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真正实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同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意味着人民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最终评判者。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求在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这个根本问题上,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坚持群众路线,坚持自我革命,就是要坚决防范脱离人民群众的风险。
(二)
“观点”,是人们对事物的根本看法。在对自然界规律科学揭示和对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科学总结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在内的科学认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观点。这些观点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中,也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法学、军事学等其他各领域。马克思主义观点并非僵化不变,它会随着实践发展和时代变化不断丰富发展自身。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唯物辩证观点,体现在自觉运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娴熟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和解决问题,一是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科学判断形势,既看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又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强调加强调查研究来了解客观实际,这个客观实际不仅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物质关系等客观事实,也包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并据此来制定政策、推动工作。二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仅要注重联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而且要注重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三是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坚持唯物辩证观点,还体现在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发扬人的主动精神。与旧唯物主义相比,辩证唯物论不仅充分肯定物质第一性,还充分肯定意识的能动作用,强调人们能够通过不断实践来认识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来实现自己的意志,前者使“物质变精神”,后者使“精神变物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下大力气抓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再转化为了不起的实践成就。
(三)
“方法”是指人们处理问题所采取或使用的形式、手段或工具。马克思主义方法,不局限于某种具体方法,而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相统一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把世界看作是相互联系和不断发展的过程,看作是开放和复杂的系统,形成了以客观的、联系的、发展的和全面的观点认识世界的辩证思维方式。总体而言,矛盾辩证法在革命斗争和社会变革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作用的背景下,系统辩证这一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凸显出来。进入新时代,国内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得我国发展面临着空前复杂的情况,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成为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从内部情况来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们的主攻方向,不可能一蹴而就解决。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我国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都发生了变化。过去我们是顺势而上,机遇比较好把握;现在要顶风而上,把握机遇的难度就不一样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战略任务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关系的根本方法,形成了系统辩证的思想方法。习近平总书记从方法论的角度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坚持系统辩证方法,体现在坚持整体看问题,突出协同性。系统辩证思想方法主要着眼于认识系统内部各种要素的复杂关系、关注这些复杂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如何实现相互协同和共同发展。如,针对新形势下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应当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系统辩证方法,体现在抓关键问题,突出战略性。系统辩证思想方法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不仅强调要分析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以重点带全局,而且更强调要全面把握矛盾系统,把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国内与国际辩证统一起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始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五位一体”抓住了关键环节、强化了重点领域,二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总体谋划与牵住“牛鼻子”的有机结合。
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源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内在一致性和有机统一性。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理论和实践上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过程。